当前位置: 中药材网 > 中药炮制 > 龙骨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

龙骨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

药材来源:龙骨为古代(中生代、新生代)哺乳动物如三趾马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、羚羊等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。前者习称“龙骨”,后者习称“五花龙骨”。挖出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。

古代炮制方法:晋代有“捣碎”(《肘后》)。南北朝刘宋时期增加了以香草汤浴过,置燕子腹内,悬于井面上一宿,去燕,取骨粉研的炮制方法(《雷公》)。宋代有“烧赤”(《圣惠方》)、“煅红研”(《总微》)、“酒煮焙干”、“要粘舌者,先以酒浸一宿”(《局方》)、“醋煮”(《三因》)、“水飞”(《局方》)等法,明代尚有黑豆制法,并述及炮制目的:“凡入药,须水飞过晒干。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,晒干用。否则着人肠胃,晚年作热也。”(《纲目》)煅、研法一直沿用至今。清代还有以僵蚕、防风、当归、川芎等合炙(《金鉴》)、“竹叶包水泡湿火煨”等炮制方法。

现代炮制方法:

1、龙骨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灰骨,刷净泥土,打碎。

2、煅龙骨:取净龙骨小块,置耐火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红透,取出放凉,碾碎。

饮片性状:龙骨呈骨骼状不规则碎块,表面类白色、灰白色或浅黄色,附有细黄末,较光滑。质较酥轻,易打碎,断面骨腔部分疏松,有土腥气,吸舌。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,表面有瓷釉状光泽,黄白色与白色相间花纹,可见层状结构,体较轻,手掰开,断面显粉性,吸舌力强。煅龙骨颜色变暗,呈灰白色或灰褐色、质轻,酥脆易碎,表面显粉性,吸舌力强。

炮制目的:龙骨性味甘、涩,微寒。归心经、肝经、肾经。具有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的功能。

生龙骨善于平肝潜阳,镇惊安神,多用于心悸失眠,惊痫癫狂,头目眩晕等。煅龙骨味甘、涩,性平。归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。长于收敛固涩,生肌敛疮,多用于盗汗,自汗,遗精,崩漏,白带,久泻久痢,疮口不敛等。

应用选择:

1、生用

(1)心悸失眠:常与酸枣仁、远志、党参、朱砂等同用,能增强宁心安神作用,可用于气血不足、神志不安,心悸失眠。配伍牡蛎、干地黄、麦冬、白芍等,可用于津液被劫,心悸失眠等,如救逆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配伍柏子仁、白芍、清半夏、牡蛎、陈皮等,可用于思虑生痰,因痰生热而致的神志不宁,如龙蠓理痰汤(《参西录》)。配伍龟板、远志、菖蒲能补心肾,治心悸不安,失眠健忘。如孑L圣枕中丹(《千金》)。

(2)惊痫、癫狂:常与紫石英、牡蛎、桂枝、甘草等同用,具通阳镇心定惊作用,可用于心神散乱,风引惊痫,如风引汤(《金匮》)。配伍朱砂、丹参、胆南星、菖蒲、珍珠母等,能增强镇心安神作用,可用于心阳亢盛,痰火内拢,神失安宁,惊痫、癫狂。

(3)头目眩晕:常与生代赭石、生牡蛎、白芍、玄参等同用,能增强平肝潜阳作用,可用于肝阳上亢而致的头目眩晕,耳鸣目胀,心悸健忘等;也可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,如镇肝熄风汤(《参西录》)、建瓴汤(《参西录》)。

2、制用(煅制品)

(1)自汗、盗汗:常与煅牡蛎、五味子、黄芪、麻黄根等同用,能增强固表止汗作用,可用于自汗、盗汗。配伍人参、茯苓、莲子肉、麦冬,可用于心虚盗汗。配伍人参、附子、煅牡蛎、五味子,可用于手足厥冷、脉微欲绝,大汗淋漓的亡阳证。

(2)遗精:常与芡实(蒸)、沙苑蒺藜(炒)、莲须、牡蛎(盐水煮一昼夜、煅粉)同用,能固肾涩精,可用于肾阴不足,肾关不固,遗精滑泄,如金锁固精丸(《医方集解》)。配伍人参,五味子、芡实、金樱子、煅牡蛎等,可用于男子精薄滑泄,如济火延嗣丹(《辨证录》)。

(3)久泻久痢:常与干姜、附子同用,可治脏腑虚冷,下痢白脓腹痛者,如龙骨汤(《医心方》)。配伍干姜、甘草(炙)、桂心,可治产后虚冷下血及水谷下痢,昼夜无数,兼疗恶露不绝,如龙骨丸(《外台》)。配伍诃子、罂粟壳、赤石脂等,能增强涩肠止泻作用,可用于大肠虚滑,久泻不愈,甚至大便失禁,脱肛不收。

(4)崩漏:常与乌贼骨,炒白术、黄芪、煅牡蛎、棕榈炭等同用,具益气健胃,固冲摄血作用,可用于冲任不固,崩中漏下,如固冲汤(《参西录》)。配伍当归、炒香附、陈棕炭,可用于血崩不止,如龙骨散(《景岳》)。配伍阿胶(炙)、赤石脂、牡蛎、干地黄、甘草、蒲黄,可治妇人崩中漏下,如龙骨丸(《医心方》)。

(5)白浊:常与赤石脂(炒令焦黄)、白茯苓等同用,可增强收敛固涩作用,可用于白浊,如龙骨丸(《魏氏家藏方》)。

(6)疮疡不敛:常与牛黄、珍珠(豆腐制)、煅炉甘石、轻粉、象皮等同用,具有去腐生肌,解毒消肿作用,可用于疮疡溃后疮口不敛,如八宝丹(《疡医大全》)。此外,煅龙骨单用或与枯矾相配,外敷患处,可治湿疮痒疹及疮疡溃烂后久不愈合之症。

现代研究:龙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、磷酸钙,尚含铁、钾、钠等。煅龙骨在偏光显微镜下显示原生物结构已碎裂,但其生物组织的环带结构依然保存,只是变得纹理不清晰。X射线分析和热分析也表明,煅龙骨与生龙骨在矿物组分上无变化,或有少量CaO等形成于煅制过程。在水溶出量上,生龙骨为0.22%,煅龙骨为0.3%;五花龙骨为2.2%,煅五花龙骨为1.5%。

龙骨煅后能使部分钙盐受热分解成钙的氧化物,增强收敛、固涩和制酸作用。龙骨火煅醋淬后,其水煎液中钙离子含量明显高于只煅不淬的龙骨,证明煅淬能显著提高钙离子的煎出率。煅淬龙骨水煎液中Mg、Zn、Fe,Mn、Cu等微量元素也明显高于生龙骨。采用正交试验,以钙离子含量为指标,用EDTA络合测定法滴定,结果认为最佳炮制条件是温度660℃,煅10分钟,醋液1次为佳。

另有报道认为CaC03是龙骨的主要成分,但并非治疗平肝潜阳的有效成分,龙骨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,与人类的生长发育、生育、遗传、免疫、衰老、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、治疗有关,因此炮制应从微量元素的种类和量的角度来进行。采用正交法对龙骨中的主要成分CaC03及其所含微量元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,经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测定结果表明,龙骨炮制的最佳条件是温度750℃,时间4.5分钟,龙骨块重在8.5克为宜。

附:

1、现代其他炮制方法①盐水淬:取龙骨块,直接或装入罐中,置武火上煅至红透,取出,立即喷洒食盐水,冷后研碎。龙骨每100kg,用食盐2kg化水适量。②朱砂制:取煅后龙骨,捣成碎末与朱砂拌用。

2、文献摘录“烧脆研细方精,仍水飞淘,免着肠胃”(《蒙筌》)。“煅赤研细水飞,稍不细则涩肠胃以作热”(《通玄》)。“愚用龙骨约皆生用,惟治女子血崩,或将漏产,至极危时,恒用煅者,取其涩力稍胜,以收一时之功也”(《参西录》)。

总结:龙骨始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《伤寒论》中记载龙骨“只入煎,宜打碎生用。”据实验,钙离子含量,不论酸溶或碱溶,汤剂显著大于散剂,钙有镇静作用,因此龙骨用于镇静安神以打碎生用人汤煎者宜。

水飞法在古代多强调,否则,“涩肠胃而作热”。水飞法除去最多的是龙骨里的黏土组分,除去黏土,“作热”的副作用也能消除。不过黏土与龙骨的收涩止泻作用有一定的关系,故作止泻时,以不水飞为宜。

龙骨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组分,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,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,因此,今后在临床疗效、炮制等方面从上述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,可能会取得新的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