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中药材网 > 中药炮制

药材来源: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(Guenther)的除去内脏的干燥体。多于夏、秋二季捕捉,剖开蛇腹,除去内脏,洗净,用竹片撑开腹部。头居中央盘成圆盘状,干燥后拆除竹片。

  

饮片性状:蕲蛇呈小段状,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,有鳞片痕;近腹部呈灰白色,内面腹壁黄白色,可见脊椎骨或肋骨;气腥,味微咸。蕲蛇肉呈小段片状,黄白色,质较柔软,略有酒气。酒蕲蛇表面色泽加深,略有酒气。

  

炮制目的:蕲蛇味甘、咸,性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具有祛风通络,定惊止痒的功能。

  蕲蛇头部有毒,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。生品气腥,不利于服用。蕲蛇肉与蕲蛇段主病症相同,惟蕲蛇肉作用较强。酒炙后能增强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的作用,并减少腥气。用于风湿顽痹,肢体麻木,筋脉拘挛,中风,口眼喁斜,半身不遂,破伤风,小儿急慢性惊风,痉挛抽搐,惊厥,麻风,疥癣等症。

  

药材来源:龙齿为古代(中生代、新生代)哺乳动物如三趾马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、羚羊等的牙齿化石。多与龙骨相伴产生。采挖后,除去泥沙,敲去牙床。

饮片性状:龙齿为齿状化石碎块,偶见完整齿化石,并附有黏土质或围岩(泥岩等),表面青灰色、灰褐色(青龙齿)或白色、黄白色(白龙齿)。有的表面可见具有光泽的釉质层(珐琅质)。断面不平坦,质坚硬,较重。可打碎,碎块可见石化的牙髓等,无臭气,微吸舌。煅龙齿,色泽变暗,原有的颜色环带色彩加深,体较轻,质地变酥,吸舌力强于生龙齿。

炮制目的:龙齿性味甘、涩,凉。归心经、肝经。具有安神、潜阳、收敛的功能。

生龙齿功专镇惊安神,性凉可除烦退热,入清热剂中宜生用,多用于惊痫、癫狂、心悸、怔忡等。煅后味涩,寒凉之性缓和,收敛之性增强,作用偏于安神定志,用治心神恍惚,惊悸、失眠、多梦等。且能使药质酥松易碎,便于制剂。

药材来源: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-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。前者习称“花鹿茸”,后者习称“马鹿茸”。夏、秋二季锯取鹿茸,经加工后,阴干或烘干。

饮片性状:花鹿茸角尖部习称“血片”、“蜡片”,为圆形薄片,表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,半透明,微显光泽;外皮无骨质,周边粗糙,红棕色或棕色,质坚韧;气微腥,味微成。中上部的切片,习称“蛋黄片”,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,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。下部习称“老角片”,周边粗糙,红棕色,质坚脆。鹿茸粉为乳白色,浅黄色或红棕色粉末,气微腥,味微咸。

炮制目的:鹿茸味甘、咸,性温。归肾经、肝经。具有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的功能。用于阳痿滑精,官冷不孕,赢瘦,神疲,畏寒,眩晕耳鸣耳聋,腰背冷痛,崩漏带下等。

鹿茸炮制后,除去非药用部位,便于调剂服用。酒制后增强有效成分的溶出,提高疗效。

药材来源:六神曲为辣蓼、青蒿、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混合后,经发酵而成的曲剂。

饮片性状:神曲为立方形小块。表面灰黄色,粗糙,质脆易碎,微有香气。炒六曲形如生六曲,表面黄色,偶有焦斑,质坚硬,有香气。焦六曲,形如生六神,表面焦黄色,内部微黄色,有焦香气。麸炒六曲形如生六曲,表面深黄色,有麸香气。

炮制目的:六神曲味甘、辛,性温。入脾经、胃经。具有消食健胃的功能。

六神曲生用健脾开胃,并有发散作用,常用于感冒食滞。炒焦后消食化积力强,以治食积泄泻为主。麸炒后具有甘香气,以醒脾和胃为主,用于食积不化,脘腹胀满,不思饮食,肠鸣泄泻等。

药材来源: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,取出果实,除去果皮,干燥。

饮片性状:莲子肉呈半椭圆形,长1~1.8厘米,宽0.7~1.2厘米;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,一端钝圆;外表面淡黄棕色至红棕色,有细纵纹及较宽的脉纹,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,中心有凹槽;质硬,粉性;无臭,味甘、微涩。炒莲子肉外表颜色加深,有的有焦斑,内表面微黄色。

炮制目的:莲子肉味甘、涩,性平。归脾经、肾经、心经。具有补脾止泻,益肾涩精,养心安神的功能。

生品性平偏凉,长于养心安神,用于虚烦、惊悸、失眠,亦能补脾止泻,益肾涩精,但作用不如炒莲子肉强。炒后气味甘香,性平偏温,长于健脾止泻,补肾涩精,用于脾虚泄泻,肾虚遗精,妇女带下。

药材来源:鹿角为鹿科动物马鹿Ceruuselaphus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nipponTem-minck的雄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,分别习称“马鹿角”、“梅鹿角”、“鹿角脱盘”。脱角多于春季拾取,除去泥沙,风干。

饮片性状:鹿角为圆形或椭圆形薄片;表面灰白色或淡灰褐色,中部有细蜂窝状小孔,周边灰黄色或灰褐色;质地细密;体轻,质脆;味微咸。鹿角粉呈粉末状,白色或灰白色,无臭,味微咸。鹿角霜为不规则碎块或颗粒,体轻质疏,有吸湿性,嚼之有粘牙感。

炮制目的:鹿角味咸,性温。归肝经,肾经。具有温肾阳,强筋骨,行血消肿的功能。用于阳痿遗精,腰背冷痛,阴疽疮疡,乳部起,阏血肿痛。鹿角霜味咸、涩,性温,功能温肾助阳,收敛止血。用于肾阳不足,脾胃虚寒的崩漏带下,食少吐泻,小便频多。

药材来源:狼毒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ebracteolata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Steud.的干燥根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残茎,干燥或洗净,切厚片,干燥。

饮片性状:狼毒为类圆形的厚片,直径约3厘米,表面黄白色,有菊花心,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,质坚韧,体轻松,气微,味微辛,有刺激性麻辣味。醋狼毒表面黄色,略有醋气,形如狼毒片。

炮制目的:狼毒味辛,性平,有毒。归肺经、心经、肾经。具逐水祛痰,破积杀虫之功能。适用于痰饮积滞,心腹疼痛,咳逆气喘,胸腹胀满,疮癣等症。生狼毒毒性剧烈,少有内服,多外用杀虫。醋狼毒经醋制后,可减低其毒性,作内服药应用。

药材来源:龙骨为古代(中生代、新生代)哺乳动物如三趾马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、羚羊等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。前者习称“龙骨”,后者习称“五花龙骨”。挖出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。

饮片性状:龙骨呈骨骼状不规则碎块,表面类白色、灰白色或浅黄色,附有细黄末,较光滑。质较酥轻,易打碎,断面骨腔部分疏松,有土腥气,吸舌。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,表面有瓷釉状光泽,黄白色与白色相间花纹,可见层状结构,体较轻,手掰开,断面显粉性,吸舌力强。煅龙骨颜色变暗,呈灰白色或灰褐色、质轻,酥脆易碎,表面显粉性,吸舌力强。

炮制目的:龙骨性味甘、涩,微寒。归心经、肝经、肾经。具有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的功能。

生龙骨善于平肝潜阳,镇惊安神,多用于心悸失眠,惊痫癫狂,头目眩晕等。煅龙骨味甘、涩,性平。归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。长于收敛固涩,生肌敛疮,多用于盗汗,自汗,遗精,崩漏,白带,久泻久痢,疮口不敛等。

药材来源: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Natriisulfas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。主含含水硫酸钠。

饮片性状:芒硝为棱柱状、细片状、马齿状、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结晶,大小不一。单体无色,集合体呈白色,透明或半透明,玻璃光泽,密度小(1.49g/cm3),极易潮解,置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,质脆易碎,味凉而微苦咸,气无。朴硝同芒硝,夹有杂质,色较前者略黯。玄明粉为白色粉末,用手搓之微有涩感,有引湿性,味微苦咸,气无。

炮制目的:朴硝味苦、咸,性寒。归胃经、大肠经。具有泻热通便,润燥软坚,清火消肿的功能。泻下作用峻于芒硝、玄明粉,但质地不纯,不宜内服。以消积散痈见长,多外用。芒硝性味功效同朴硝,唯经提净炮制后,质地纯净,可供内服。经用萝卜制后,可缓和咸寒之性,并取其消导降气之功,增强其润燥软坚、消导、下气通便作用,用于实热便秘,大便燥结,积滞腹痛,肠痛肿痛。芒硝风化成玄明粉后,质地纯净,其性能较芒硝缓和,而且可以用于疮面,黏膜、眼内等外科疾病。

药材来源:炉甘石为三方晶系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Smithsonitum的矿石。主含碳酸锌。采挖后,洗净,晒干,除去杂石。

饮片性状:炉甘石为不规则碎块状,表面白色、灰白色、淡土黄色或淡红色,不平坦,具众多小孔,显粉性。体质轻重不一(体重者为菱锌矿,轻者为水锌矿),易碎,有土腥气,味淡微涩。煅炉甘石呈白色或灰白色或黄色的极细粉,质轻松。制炉甘石呈黄色或深黄色极细粉,质轻松,味苦。

炮制目的:炉甘石味甘,性平。归肝经、胃经。具有解毒明目退翳,收湿生肌敛疮的功能。

炉甘石应炮制后使用,不作内服,专作外用,一般多人外敷剂。经煅淬后,质地纯洁细腻,消除对黏膜、创面的刺激性,适用于眼科及皮肤科。采用黄连及三黄汤煅淬或拌制,可增强清热明目,敛疮收湿的功效。用于目赤肿痛,眼缘赤烂,翳膜胬肉,溃疡不敛,脓水淋漓,湿疮,皮肤瘙痒。

药材来源: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u-uomica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冬季采收成熟果实,取出种子,晒干。

饮片性状:生马钱子中的马钱子呈纽扣状圆板形,直径约1.5~3厘米,厚0.3~0.6厘米,常一面隆起,一面凹下;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,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,有丝样光泽;边缘稍隆起,较厚,有突起的珠孔,底部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;质坚硬,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,角质状,子叶心形,叶脉5~7条;无臭,味极苦。云南马钱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圆形,边缘较薄而微翘,子叶卵形,叶脉3条。砂烫马钱子中间略鼓,表面棕褐色,断面红褐色,中间有裂隙,质坚脆,无臭,味苦。油炸马钱子中间略鼓,表面老黄色,质坚脆,有油香气,味苦。

炮制目的:马钱子味苦,性温;有大毒。归肝经、脾经。具有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的功能。

生马钱子毒性剧烈,仅供外用。常用于局部肿痛,如治喉痹作痛,面瘫等。制马钱子毒性降低,亦易粉碎,常供内服。多用于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骨折瘀痛,痈疽,疔疮,瘰疬,痰核,麻木瘫痪。

药材来源: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.simplicifoliaCham.或蔓荆Vitextrifolia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饮片性状:蔓荆子呈球形,直径4~6毫米;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,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,有纵向浅沟4条,顶端微凹,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;萼5齿裂,其中2裂较深,密被茸毛;体轻,质坚韧,不易破碎。横切面可见4室,每室有种子1枚;气特异而芳香,味淡微辛。炒蔓荆子表面颜色加深,无白膜(宿萼)及果柄。

炮制目的:蔓荆子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归膀胱经、肝经、胃经。具有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的功能。

生品微寒而辛散,长于疏散风热,用于风热头痛、头昏,目赤肿痛。炒后辛散作用和寒性趋于缓和,长于升清阳之气和祛湿止痛,常用于耳目失聪,风湿痹痛。

药材来源:虻虫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bivittatusMatsumura的雌性全虫。夏、秋二季捕捉后,用线穿起,晒干或阴干。

饮片性状:虻虫略呈椭圆形;头部呈黑棕色而有光泽,有凸出的两眼及长形的吸吻;背部黑棕色、有光泽;腹部黄褐色,有横纹节;质脆,易破碎;有臭气,味苦咸。焙后呈黄褐色或棕黑色,无足翅,微有腥臭气味。米炒虻虫呈深黄色,微有腥臭气味。

炮制目的:虻虫味苦,性凉;有毒。归肝经。具有逐瘀破积,通经的功能。

生虻虫有小毒,腥臭味较强,破血力猛,并有致泻的副作用,不宜生用。米炒或焙后降低毒性和腥臭气味,便于粉碎和服用,用于血滞经闭,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症。

药材来源:金精石为硅酸盐类矿物金云母及水金云母,又称蛭石Vermiculitum。采挖后,除去泥沙、杂石,挑选纯净的块片。

饮片性状:金精石为不规则片状,全体金黄色稍黑较均匀,表面光滑,有玻璃样光泽,质稍软有韧性,烧之卷曲,断面显层状,可单层剥离。气微,味淡。煅金精石体轻质疏松,无光泽。醋金精石呈粉末状,体轻质疏,无光泽,略具醋气。

炮制目的:金精石味咸、淡,性平。归心经、肝经、肾经。具有镇惊安神,明目去翳的功能,用于目生翳障,视物模糊,心悸怔忡,夜不安眠。煅后质地疏松,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。

药材来源: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、中麻黄EphedraintemediaSchrenketC.A.Mey.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.的干燥草质茎。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,晒干。

饮片性状:麻黄为细圆柱形小段,长10~20毫米,直径1~2毫米,表面黄绿色,有细纵脊线,手感粗糙,节上有细小鳞片2~3叶,质脆,断面中心显红黄色,粉性,气微香,味涩,微苦。蜜麻黄形如麻黄段,表面黄色至深黄绿色,略滋润,微显光泽,有蜜糖香气,味微甜。

炮制目的:麻黄味辛、微苦,性温。归肺经、膀胱经。具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作用。

生麻黄以发汗解表,利水消肿作用力强,多用于风寒表实证和风水浮肿。蜂蜜性味甘平,具有甘缓润燥作用。麻黄经蜜制后味甘而微苦,性温偏润,辛散发汗作用缓和,并能与麻黄的止咳平喘的功效起协同作用,从而增强宣肺平喘止咳的效力,多用于表证较轻,而肺气壅阻咳嗽气喘的患者。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